揭阳市中医院内一科是以中医特色为主、中西两法兼长的特色专科。内一科在医院领导的支持和关心下,全科医护人员始终坚持“病人至上,质量为本,融贯中西医”的宗旨,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技术力量雄厚、诊疗手段多、临床疗效高,是市中医重点学科之一。
中医特色疗法,使十年哮喘旧疾病情好转
市中医院内一科以广东省名中医卢永兵主任医师为学术导师,以卢灿辉院长(主任医师、全国基层优秀名中医)为学科带头人,在科室主任、中医内科主任医师林汉平的带领下,全科人员刻苦钻研中西医诊疗知识,在总结和发扬中医传统诊疗技术的基础上,紧跟现代医学发展的脚步,形成了中西医结合、针药并用的特色治疗方法。
10 月 20 日,患哮喘近 10 年的55岁女性患者李某,因在8月受寒后哮喘病情加重,发作不愈到市中医院内一科就诊。林汉平询问得知,李某10 年前因淋雨受凉,致久咳导致哮喘,经用抗生素、解痉平喘和化痰止咳药等治疗无效。林汉平诊断发现,李某喉中痰鸣有声,气喘息促不能平卧,咳嗽痰多、色白、粘稠,胸闷、夜间较甚,食欲不振,舌淡、苔薄白腻,脉细滑。X线摄胸片显示李某两肺纹理增粗,未见渗出性病变,从西医角度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从中医角度诊断为哮证。林汉平认为患者证属痰浊壅肺,肺失肃降,治宜祛痰利肺,降气平喘,遂开中药处方射干麻黄汤加减。李某服用7剂之后症状好转,喘促减轻,但仍有少许咳嗽,痰少、色白,食欲增加,夜间仍有气急但睡眠尚可,舌脉同前。于是,林汉平将原来的中药处方进行调整,李某继续服用7剂之后诸症明显好转。最后,林汉平再以参苓白术散调治3个月巩固疗效 .
中西医结合、针药并用取得独特疗效
内一科现能开展针灸、推拿、拔罐、刺络放血、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热敏灸、中药熏蒸等多项中医特色疗法,以及偏瘫肢体综合训练、手功能训练、言语训练、吞咽功能训练、作业疗法等多项西医康复治疗手段。此外,在脑血管病及其后遗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心血管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性骨关节病等疾病的治疗上也取得了独特的疗效。
内一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吴晓庆崇尚“从虚从瘀论治中风病理论”及“补虚通络”系列疗法,通过针刺艾灸、中药内服、中药药膳、康复等措施治疗中风病并取得显著疗效,擅长“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各种昏迷。60岁患者钟某因“外伤致意识障碍1小时”到其他医院就诊,手术之后“昏迷8月余”。患者被转到市中医院内一科治疗,吴晓庆判断其为中风病后遗症期,从西医角度诊断为颅脑外伤术后症状、高血压病3级伴肺部感染,从中医角度诊断为气虚血瘀证。吴晓庆一方面用西医改善循环、营养脑细胞等为患者治疗;另一方面遵循中医“补虚泻实,缓则治其本”原则,以“益气活血通络”为法,开中药方补阳还五汤加减,并以“醒脑开窍”针法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经治疗2个月后,患者神清,精神佳,可独坐2小时以上,针刺头部、口周时患者可配合做转头动作,对疼痛定位准确,能自主躲避及抵抗,并可发出哀叹声,虽仍无法言语、大便失禁,但左上肢能自行持勺进食且无呛咳,睡眠也尚可。
目前,市中医院内一科现有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人,医师若干,护理人员11人,治疗技师10人。该科常年开设专科门诊、专家门诊,住院大楼四楼病区共拥有床位45张。该科不断派出业务骨干到省部级医院学习现代先进的中西医诊疗技术,并定期邀请享誉全国的推拿名家吴山教授的团队至该科进行会诊及指导。
市中医院正不断加大投入,内一科相关配套设施日趋完善,人员结构进一步优化,将通过持续不断的精进学习,为市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