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力合作解梦魇 患者双胎保住了
记者 陈燕玲 通讯员 张梓扬 许爱淳 郑传飞
近年来,据统计不孕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不孕患者通过辅助生殖技术获得帮助的同时,并发症也随之而来,在众多并发症中,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被认为是促排卵的梦魇,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的伤害。
近日,揭阳市中医院妇科团队成功救治了一名双胎妊娠合并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患者。
患者病情复杂且罕见,医生通力合作成功救治
市中医院妇科医生介绍,近日成功救治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为32岁的育龄期女性,因“腹胀腹痛10小时”入院。
据了解,该患者结婚9余年,婚后未避孕却一直未孕,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因排卵障碍在院外行促排卵治疗,B超监测排卵成功,患者排卵后48小时开始出现腹胀腹痛、腹围明显增大等不适,为求系统诊治,遂至市中医院妇科住院治疗。患者入院后病情尚平稳,经治疗,不适症状也有所好转并出院。
出院6天后,患者突然出现胸闷气促、腹胀难忍、轻微腹痛、小便量少、大便难解等症状,遂再次入院,查血HCG 65mIU/mL。医生经病例讨论后决定行腹腔穿刺术,术后9小时患者突发右下腹腹腔引流管引出红色血性液,为了解盆腹腔是否有出血情况,遂予行急诊手术。术中探查见盆腔内有大量血性液体,子宫大小、形态、外观大致正常,双侧卵巢明显增大,约12厘米×10厘米,卵巢表面见多处破裂出血点。
急诊手术顺利完成,术后予补充胶体、预防血栓等对症治疗,在手术后的第三天,患者因孕早期血HCG值的不断翻倍,体液渗入第三腔隙随之加重,患者开始出现会阴部水肿,腹部及大腿水肿也随之明显,予对症处理后症状明显好转。在术后第十天左右,患者病情再次变化,开始出现右上腹隐痛不适,经检查考虑妊娠合并胆泥淤积。
基于该患者的复杂病情,院内积极组织多学科会诊,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配合患者自身饮食及适当活动等,患者的肝肾功能、胆汁酸等各项指标很快恢复至正常水平,复查彩超提示腹水较前明显较少,宫内可见2个妊娠囊并见胎心活动。
在市中医院妇科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患者成功保住双胎,并在出院后携家人赠送锦旗以表感谢。
“该患者在孕期接连出现种种并发症,这种几率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治疗难度也很大。”妇科郑医生说,治疗能够成功,除了院内医生的通力合作,还源自患者对医生们的信任以及自身强大的毅力。
什么是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上述患者的病例为何这么特殊?市中医院妇科郑医生借此做了科普。
郑医生表示,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辅助生殖技术促排卵过程中出现的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大约在3%~8%,是一种因人体对促排卵药物产生的过度反应而导致的医源性疾病,以双侧卵巢多个卵泡发育、卵巢增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体液和蛋白渗入第三腔隙为特征,形成胸腹腔积液、血容量减少、循环血量下降、血液浓缩、肝肾功能损伤,严重者可引起血栓形成、肝肾功能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在临床上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可以将OHSS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轻度OHSS仅表现为腹胀、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和(或)腹泻,卵巢小于8厘米;中度OHSS除轻度OHSS包含症状外,卵巢增至8~12厘米,超声提示腹腔积液;重度OHSS腹胀等临床症状明显加重,伴有大量腹水或胸水,尿量减少,卵巢直径大于12厘米,实验室指标出现明显的血液浓缩、凝血功能异常、肝肾功能异常等。
根据发生时间,可将OHSS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早发型一般发生在排卵后9天内,病程约持续2周,与诱发排卵时注射HCG有关,一般可自愈;晚发型发生在注射后12-17天,症状常较重,病程久。在妊娠期间,尤其是孕早期,妊娠合并OHSS患者的症状会更重,病情也更复杂,持续时间更长。
哪些女性容易发生OHSS呢?医生表示,年龄低于35岁和低体重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者,基础卵泡数>20个;过敏体质者;高雌激素水平者(E2>3000pg/ml);促排卵治疗妊娠后;促性腺激素(Gn)敏感,如曾经对Gn高反应或曾患OHSS者等,都有较大的风险。
对于OHSS,可通过以下方法防治:
1.合理膳食:高蛋白饮食,少食多餐,避免辛辣刺激及油腻食物,多食富含纤维素的水果蔬菜,多饮水(每日2000~2500毫升);
2.适当进行活动,如散步,起床、翻身、起身等体位改变时应缓慢,避免大幅度动作,可适当按摩双下肢预防血栓形成;
3.严格监测每日尿量、腹围及体重变化,并做好记录,如有尿量明显减少或腹痛腹胀等症状明显者,应及时至正规医院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