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663-8624103

联系电话:

0663-8624103

扫一扫  医生在身边
返回首页>>

民间有“贵人语迟”的说法,但是从医生的角度看,儿童语言发展迟缓可能是疾病。那么,婴幼儿语言能力发展,怎样才算正常呢?

揭阳市中医医院康复二区医师团队,在儿童运动发育迟缓、语言发育迟缓、脑性瘫痪、智力低下、先天性小儿斜颈、自闭症、新生儿最常见的产伤、唐氏综合征等方面有较为丰富的诊疗经验,该科治疗部主任翁萍璇分享了0~6岁正常儿童的语言理解及发展标准,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目前的水平阶段,有针对性地给孩子进行持续的家庭训练。

同时,翁萍璇表示,如果家长发现孩子语言发育迟缓,可求助医院康复科的言语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可以帮助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脑瘫、唐氏综合症、注意力缺陷多动症障碍、口吃、唇腭裂、嗓音障碍、学习障碍、吞咽障碍、沟通障碍、智力障碍、认知障碍、语音障碍等的人群,恢复语言能力。

0~1岁的孩子

语言理解能力:没有意识的发声,例如:a、u、i;不舒服时会哭或做出不耐烦的表情;玩耍时会笑;重复地发声,例如:bababa、dadada;大叫来吸引他人的注视;模仿大人的声音,例如妈妈、拜拜。

语言表达能力:0~2月发声期,2~4月咕咕声,4~6玩声音期,6~10月牙牙学语期,10~12月为语调期,会有类似语言声音的掌握。

家庭训练:对孩子说话,例如:换尿布时及时和宝宝互动;回应宝宝的任何动作,例如:宝宝看向哪里,家长应带宝宝去看,并告诉是什么;进行眼神交流。

1~1.5岁的孩子

语言理解能力: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能理解简单的指示,例如:给爸爸、给妈妈,拍手,不可以等;听到熟悉的物件名称会望向或指出该物件,例如鞋子、车;能够辨认眼睛、鼻子、耳朵。

语言表达能力:懂得用手指或发声来表达需求;会自发地说出简单的单字/词语,例如妈妈、爸爸、奶奶、拜拜等。

家庭训练:儿童玩玩具的时候,陪同一起坐下来玩耍,或者跟随孩子所要去的方向去认识常见物品;连续肢体语言,如摇头、点头、手指;练习简单的指令;教孩子认识简单的人称及常见物。

1.5~2岁的孩子

语言理解能力:明白更多简单的指示,指示可包含两项内容,例如:给爸爸苹果,关门,开门,爸爸的鼻子等;会望向或指出更多的物件;十分熟悉家中常用的物件的名称;对儿歌有反应,会留心听或会跟随音乐做动作;能够分辨眼睛、嘴巴、鼻子。

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说出6至20个或更多的单字、词;会重复大人说话的最后一至两个字,例如:家长说“吃苹果”,孩子会说“果果”。

家庭训练:模仿玩玩具;模仿手势动作、肢体及发音;手势动作夸张化、面部表情夸张化;家庭指令训练,例如,把苹果给妈妈或把妈妈的鞋给妈妈等。

2~2.5岁的孩子

语言理解能力:懂得分辨头发、手、脚;能够分辨一些熟悉的图片/物件/动作;能够辨别物件的用途,例如:用什么写字、杯子是干什么用的;明白简单的“是否”问题,例如:吃不吃、不吃吗、吃鱼还是吃菜等;明白大/小、干净/脏、干/湿的概念。

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说出多于五十个单字/词;能够说出双词的短句,例如:妈妈吃、去公园;自发地问一些物件的名称,例如:“这是什么?”;能够与大人做简单的对答;尝试唱儿歌。

家庭训练:为儿童的行为赋予意义;扩张儿童语言;训练问答,例如:“杯子是干什么用的?”“笔是干嘛的呢?”;儿歌手指律动;唱儿歌。

2.5~3岁的孩子

语言理解能力:懂得辨别更多身体部位;明白包含三项指示的指令,例如:去衣柜拿毛巾给妈妈;喜欢听一些简单及熟悉的故事;能够回答“什么”及“何处”的问题。

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说出多于二百个字/词;能够说出三至四个概念的句子,例如:爸爸去公园、妈妈吃橘子、去快餐店吃薯条;经常问一些“什么”“那里”“谁”;懂得运用“你、我、她”代词;能够模仿大人的说话;懂得唱一些简单的儿歌;发音还不是很清楚,陌生人可能听不懂孩子的说话

家庭训练:三步指令的练习;讲故事,并问简单的问题;及时回答孩子的问题。

3~4岁的孩子

语言理解能力:明白颜色,位置(如上下、里外、前后),数目(1~10),长短,高矮,胖瘦,多少,冷暖等概念;留心听故事,喜欢家长重复讲一些喜爱的故事;明白包含两项步骤的指令,例如:拿筷子给妈妈、拿碟子给爸爸;能够回答“谁”“多少”“为什么”“怎样”的问题;明白早上及晚上的概念

语言表达能力:懂得用许多不同的句式表达;说话有不同的大小声,高低音;句子中包含一些抽象概念;能够说出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能够从1数到10;会问“为什么”的问题;重复唱喜爱的儿歌;发音改善,陌生人可以听得懂孩子的话。

家庭训练:练习理解方位词:把球放在桌子下面或上面,把玩具放到盒子里面等;绘本学习,锻炼孩子主动讲解绘本;主动自我介绍;唱数(1~10);唱儿歌。

4~5岁的孩子

语言理解能力:明白位置(旁边,中间),数目(多于10),软硬,轻重的概念;明白一些新的故事,并且回答有关故事的问题;回答“何时”的问题;明白“昨天,今天、明天”,“然后、之后”,“刚才、一会儿”的时间概念。

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有组织地说出一段话,例如:日常生活事件、学校活动等;能够说出地址,电话;能够数数(1至20,或更多),懂得数物件;会问“何时”“怎样”的问题;发音已经差不多完全正确,可能有一两个字音发不准(S音,CH音)。

家庭训练:与孩子一起做完什么事情后让他把所做的事情向你或别人说一遍(家长可以示范);故事问题提升;数物件,或唱数到100;锻炼孩子练习时间概念。

5~6岁的孩子

语言理解能力:明白“如果……就”“虽然……但是”“除了……就”等包含因果概念的句子;明白被动句式,例如:苹果被妹妹吃了);能够专注听一些长故事,并且回答有关故事的问题。

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说出一个熟悉的故事,虽然可能会漏掉部分的故事情节;能够与成年人对答如流,在电话中与成年人对话及提供资料;会问一些抽象问题;会用“因为……所以”“如果……就会……”;仍然未能掌握一些包含逻辑及深奥的名词,但会问一些词汇的意思;发音已经完全正确。

家庭训练:讲有趣的故事给孩子听,多说孩子没有听过的词汇,再问这些词的意义是什么;鼓励孩子主动完整地讲完一个故事;示范用“如果……就……”,比如:如果明天天气好,咱们就上公园去玩。

相关链接

儿童语言训练,医生建议这样做

1.对孩子说话。

2.进行眼神交流。

3.给宝宝留出回应的时间。

4.回应宝宝的任何动作。

5.玩轮流游戏。

6.夸张夸大的表情。

7.唱儿歌。

8.在阅读中聊天。

9.共同阅读简单的书。

10.读节奏感和韵律强的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