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双健康的脚是至关重要的。然而,有些人的脚落地就痛,通过活动、拉伸一下小腿症状又缓解了。人们会有疑问,又没有受过伤,怎么会这样?这可能是“跟痛症”。
一、跟痛症:跟痛症是一组以足跟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疾病的总称,是临床常见的足部疾病之一,多见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但是该病日渐趋向年轻化,体型肥胖更易患此病。本病起病缓慢,少数可急性发作,多发于一侧。
二、跟痛症的表现:主要症状是足跟底部疼痛,以行走、站立为明显,晨起或坐片刻后加重,行走几步后疼痛减轻。部分患者踏地时局部有刺痛感,患处不红不肿,在跟部前方偏内侧常有局限性压痛,50%以上患者跟骨摄片有骨刺存在,其与劳损和退变有密切关系。
三、跟痛症常见的病因有:
(一)足底筋膜炎
(二)跟腱炎
(三)足底脂肪纤维垫炎
(四)其他原因,例如足跟部脂肪垫病变、神经卡压、跟骨骨质疏松等等。
在这三种常见疾病中,都是由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肌腱等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其中足底筋膜炎是最常见病因之一。
足底跖筋膜损伤、跟垫改变、神经性根痛、跟骨骨刺、跟骨骨质疏松等均可引起跟痛症,体重太大,超重和肥胖;过量运动、长期站立或行走;鞋不合适;高龄;足部畸形如足外翻、扁平足等;有关节炎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等均可成为跟痛症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
四、跟痛症的治疗:一般治疗:(一)注意休息、减少负重、更换合适的平底鞋。(二)肢体锻炼,主要是跖腱膜牵拉锻炼。(三)胶体固定(四)口服镇痛药物(五)针对有固定痛点者,行封闭治疗。(六)体外冲击波治疗。
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可以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手术方式的选择依病而定,例如:神经松解、跟骨截骨、跟骨结节内下切除、减压手术等。
骨伤科副主任医师万平凡说,本病属中医“痹症”范畴。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精髓不足,筋脉失养,故而出现足跟骨痛。当以补益肝肾,添精生髓,活血通络,化瘀止痛为治。
除了上述治疗方式,揭阳市中医院院骨伤科还长期采用中医特色疗法治疗此类疾病,如小针刀、封闭,艾灸、冲击波、中药泡洗、跖筋膜牵拉及跟腱牵拉等康复训练,均可取得显著疗效。骨伤科副主任医师万平凡说:“考虑多数老年患者行动不便、治疗周期长,近年来,我院骨伤科发挥中医特色优势,采用针刺松解+臭氧注射治疗跟痛症,不仅短时间内解除病人的痛苦,又缩减了医疗费用,深受患者好评。”不少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不适症状“奇迹”般消失了,都对祖国中医特色疗法竖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