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663-8624103

联系电话:

0663-8624103

扫一扫  医生在身边
返回首页>>

应把握以下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1.结合天气变化、身体状况等,量力而行。 如果平时在家爬楼梯上三楼,气不喘,神无异者,则比较适宜爬山运动。否则,最好不要。

2、爬山时速度放缓,注意歇息,强度不要太大。爬山时不要过促过快,通常可以慢走半小时后休息10分钟,也可以用轻便的手仗等工具辅助爬山。

3、爬山时尽量以长度换高度,最好少登梯级,尽量选用登山大道,以减少膝关节的负荷。

4.采用科学上山、下山姿势。上山时,尽量让后脚受力,以减轻前腿膝关节的压力,而且也省力。下山是要保持身体正直或稍向后仰,膝盖微屈,脚跟先着地,两臂摆动幅度稍小,身体重心尽量放低。下山不能太快或奔跑,注意防滑。

5.及时补水、注意防寒保暖。秋季早晚温差大,山脚、山顶温度也存在一些差异,老年人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爬山时可带上护膝、护踝,穿着舒适的运动鞋,同时要带备衣服,避免出汗后吹风着凉。途中及时补水,不可一次饮水过多。

6.避免空腹爬山,登高前不要吃太饱,七八分饱为宜。多补充些卡路里较高的食物,如蛋、奶、面包等。

7.饮食要清淡,多补充水果、蔬菜等碱性食品。

8、爬山后回家可泡热水浴或沐足,放松关节和肌肉,减少劳累。

9.老年人要等太阳出来才能上山。最好在上午10时或者下午三四点。

爬山时,一旦觉得身体不舒服,应马上停止运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如果要爬山,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确定运动量,并要在家人朋友的陪同下进行,注意随身携带药物。

 

陈细明

2021.5.31

指导老师批阅意见:

老年人如何能科学合理地爬山应把握原则、量力而行,尽量以长度换高度,速度要缓,注意歇息,强度不要太大,可以用轻便的手仗等工具辅助爬山。

指导老师:王凯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