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杨女士,51岁,因身患风湿性心脏病(重度),原本计划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但由于心脏手术前突发脑出血,经广东省人民医院及时行开颅手术,术后患者生命体征恢复稳定,但出现左侧肢体无力、吞咽困难等症状。这让患者的情绪十分焦躁,对康复十分不利。
为求进一步治疗,杨女士于2023年11月到我院揭东院区康复医学科就诊。面对治疗心情迫切的杨女士,康复医学科主任卢晓波考虑患者存在严重的心脏病和严重的肢体功能障碍且患者悲观情绪较重,立即组织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OT、PT、ST)、康复护士及患者家属召开康复评估会,为患者量身定制了康复训练方案(内容包括:综合运用Brunnstrom 技术、 Rood技术、 PNF技术、 吞咽训练、心肺训练、针刺、物理因子治疗、心理治疗等)。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患者左上肢功能从Brunnstrom1级达到Brunnstrom2级 ,下肢从Brunnstrom1级达到Brunnstrom3级 。患者在医护人员的辅助下能够步行,吞咽功能也得到较大的改善,增强了患者及家属的康复信心。康复医学科医师结合病情发展状况作出判断 ,及时为患者开展中期康复评估,再次修订了治疗方案,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手功能和步行功能,实现进食自由。治疗期间,患者突发心力衰竭,得到我院揭东院区重症医学科的及时救治,充分发挥了多学科合作(MDT)的优势,使患者得到科学、规范、及时的治疗。
在康复医学科副主任治疗师郑金利、主管治疗师林佳炜、主管治疗师黄裕深等人的悉心治疗下,经过两个多月专业的康复训练,杨女士已经能够独立步行,吞咽功能也恢复正常,日常生活基本自理,各项身体指标恢复平稳,患者及家属都十分满意,对即将进行的心脏瓣膜置换术也非常有信心!
康复医学科主任卢晓波介绍,很多中风偏瘫、脑出血等患者往往在医院度过急性期后就出院了,没能接受正规的、系统的康复治疗,错过了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机,阻碍了身体功能的恢复。病人一旦出现活动障碍、交流障碍、感知障碍等情况,在病情稳定后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康复治疗。